中产阶级购买力的日益提升,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国际知名品牌的追求转移到个性鲜明的买手店上来,以求独特的专属性。
买手店是以目标客群的时尚观念为基调,商品的款式凌驾于品牌之上,是以“买手”为核心的经营模式。
近年来,中国买手店的发展迅猛,开店数量激增。城市分布也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成为未来购物中心的重要力量。
买手店在中国
自1996年在上海第一家的买手店开业之后,买手店品牌开业速度缓慢,而到了2010年之后,买手店品牌在中国迅速崛起。
可以看到2010至2012年,也正是奢侈品在中国加速布局的时期。但在一轮跑马圈地后,一些过度张扬、符号化的奢侈品牌对于部分消费群体已经失去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国际知名品牌的追求转移到个性鲜明的买手店上来,以求独特的专属性。
在此背景下,最近3年中国迎来了买手店品牌数量的激增,在这些品牌中,部分单一买手店的开店数量也增加迅猛,尤其是P Plus、Attos等品牌扩张速度很快。
近年来,部分购物中心在定位中开始引入买手店的概念,买手店和购物中心之间的战略合作也越来越多。为买手店扩展提供了更好的商业载体。
中国大陆的地理分布
中国买手店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对品牌有一定认知度的一线城市。
上海
买手店的大本营上海是多源文化的集合地,人口结构丰富,消费者对于外来的新鲜事物接受度较高,同时对于时尚也有着强烈的追求。根据我们的统计上海拥有69家买手店,位居全国第一。
一直以来,上海的消费者以勇于尝新而著称,对新品牌新事物的接纳度很高。因此除了买手店,上海也是诸多奢侈品、快时尚等品牌进驻中国的第一站。
成都
目前成都拥有27家买手店,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广州。从整体发展上,目前轻奢品牌在成都尚处于培育期,存在市场空缺,但从长远来看,以轻奢品牌为主的买手店在成都的市场潜力较奢侈品牌更大,也为买手店赢得了发展空间。
广州
设计师品牌独领风骚广州人受本土文化影响,实用主义消费倾向明显,不会过分追求国际名牌,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目前在广州主要有一尚门等买手店品牌。丰富的定位分布以买手店的价格与时尚度为2个维度,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品牌占据的市场定位。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一类细分市场都已经被覆盖。
而专营国内设计师品牌的买手店,各自品牌的个性鲜明,分布于不同的市场中,有时尚度较高的栋梁、设计感强烈的一尚门、追求自然简约风格的Seven Days,每个品牌基于产品的特点拥有独立的客户。
不同买手店的中国拓展策略
源于不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阶段,在中国买手店内占据主流的外资买手店在中国往往采用不同扩张策略,主要有:
本土买手店
近年来迅速崛起本土买手店凭借其独特风格的原创性商品,快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BNC栋梁等品牌都是主营设计师品牌的买手店,在短短数年内已经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港资买手店
经过多年对内地市场的深耕,港资买手店扩张意图强烈。因其很早涉足大陆市场,并多有惨淡的经历,其在模式上也尝试过调整。对于中国市场的观望,使得未来扩张计划也并不明朗。欧洲买手店都选择与本土服装企业合作的方式进入国内,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本地资源,减少开拓新市场的风险。
买手店经营模式及案例分析
百货式买手店
买手店中最传统的经营模式是“纯买手制”,依靠专业个体或团队“买手”去往世界各地搜罗采购符合本地消费者审美习惯和时尚倾向的品牌,独家买断并打造独一无二的商品组合。
另外,街边个性化较强的私营小店也是“买手制”的一种,这些小店的店主往往是时尚爱好者,或者拥有相关行业资源,他们凭借自身的时尚认知和审美倾向,采购品牌商品,与集团式的买手店成为互补,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市场格局。
代理合作式买手店
不少买手店除了买断品牌商品外,还拥有部分品牌的代理权,通过售卖提成、股权参与、开设合资公司等方式,与品牌建立长期合作。
寄卖式买手店
除了以上两种主营国际品牌商品的买手店之外,目前中国有一类新兴买手店模式正在迅速崛起,那就是与国内的尚未成名的设计师合作,替对方售卖当季最新作品的“寄卖式”经营模式。买手店在商品销售后获得一定分成,季末滞销的货品会退还给设计师。这种合作模式下,买手店降低了销售和库存的风险,同时也保证了商品的原创性和唯一性。
专品买手店
中国目前还出现了一些以单品类为主打的专业品类买手店,店铺面积通常不大,主力产品价格段较亲民,可快速复制发展。如SF Fashion、BLK、Spige和P Plus,以鞋子和配饰为主打商品,较受消费者欢迎。
买手店排行榜
买手店中国发展趋势
1、开设showroom
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一线城市中出现了多个Showroom,成为新兴商业模式。Showroom可以根据潮流趋势和消费者最新需求而灵活变更品牌。
买手和零售商根据Showroom展示商品决定订货需求,而品牌商则会根据Showroom的订货状况给予相应佣金。对于买手店来,Showroom的商业模式能让订货更简便,也有更多品牌可以选择。
2、买手店开放受众面
国内买手店日益退下高端小众的“神坛”,中高端客群成为主要客群。买手店产品价格区段拓宽到从几百块到几万块不等,且越来越多买手店开始提供各类增值服务。
价格区间拓宽:买手店平均价格区段变宽,且分布更为平均,买手店积极增加多种定价商品以抢占细分市场。2014年买手店开始出现500元以下及500-1,000元这两个区段产品,且平均价格区段占比分别达到2.3%和5.4%,低价商品越来越多。
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各类海淘网站和海外购物的兴起,使国内消费者购买海外产品更加便捷,可以购买的品牌也增多,使主打“稀缺性”商品的买手店竞争加剧。人们对买手店的消费需求已经超过了商品本身,需要更多“专属”服务。
3、设计师品牌生命周期缩短
设计师品牌从成立到被国内消费者注意和喜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的原因在于:
第一,服装产品本身的使用周期在缩短。
年轻消费者开始更多的创新和寻求个体独特性,认可设计师品牌背后的附加值,对潮流的追求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品牌。
第二,服装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在不断加强,服装生产周期的缩短,加快了新旧商品的交替。
第三,在信息爆炸时代,多种传播工具和社交媒体的运用使设计师品牌传播速度更快,能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4、买手店人员背景多元化
买手店进入门槛可高可低,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投资及人群开始进入买手店市场。
第二类人群则对买手店有很大兴趣,例如,Prezious是由一对英国留学归来的小夫妻开设的,将兴趣转化为职业,并采用微信销售等新媒体渠道实现O2O。
第三类热衷开设买手店的人群则为明星或名媛。陈冠希的Juice、洪晃的BNC、车晓的DMAGAZINE,这类人士凭借自己行业优势和人脉资源开设买手店,通过参与各类秀场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